膠輥表面生產中發生小面積損壞時,可以進行綜合評估,有的可以采用在線修補的方法,如出現小面積的擊穿、人為操作不當的機械損害時,可以按生產緊急程度及對生產工藝的影響,選擇是否在線修補。常用的修補方法有膠黏法與熟補法兩種,下面聚氨酯膠輥廠家就來帶大家了解下。
膠黏修補法:粘膠修補的橡膠塊硬度要與原輥面橡膠硬度相似。先在膠輥損傷處采用刀具開口,切成正方形或長方形洞坑,切口過程中注意不要切到底層橡膠。切口上口要小于底面約1mm,再按洞坑的大小切好略大于洞坑的橡膠補塊,補塊的四周和底面要用木銼銼毛,改變其粗糙度,便于粘結。然后采用對應的粘結膠將洞坑及修補膠塊涂上膠水。施與一定的壓力將其補塊壓入洞坑內。待膠固定后再進行表面處理。必要時,采用線下研磨膠面。
熟化修補法:膠輥表面局部損傷可將損傷處先用刀修成易補形狀,然后采用木銼將待修表面銼起毛刺,之后用清洗劑清洗缺損處,清潔劑可以用純凈的汽油即97號汽油或其它同類清潔劑。待干后涂上預先配好的膠黏合劑。將與膠輥同質未經硫化處理的“生膠”加熱至可塑狀態,然后將補料塞滿缺損處并壓實,補料略凸出輥面。接下來采用電烙鐵或電熨斗在有隔層(弧狀青銅板)上面適當均勻加熱,使“生膠”熟化(硫化),并與輥面膠層融合。加熱溫度要視膠輥橡膠表面硬度和缺損深淺而定,同時與膠層材料溫度性能相關,由于是人工操作,定量控制得靠工人經驗,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。經過一定的時間加熱加壓修補后,完成生膠熟化粘結過程。待補料熟化冷卻后,用刀及木銼銼削修理平整光滑即可重新使用。必要時采用在線表面創口的拋光或表面涂層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