鑄鐵輥芯的處理也是防止聚氨酯膠輥脫芯的關鍵之一。要保證聚氨酯彈性體與鐵芯產生良好的結合,通常需對鐵芯進行清洗處理,如用酸洗除銹,用有機物去油污等,以確保其表面干凈無污。機械噴砂處理通常是提高粘接強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。通過噴砂處理,增加了輥芯的表面粗糙度,可以使粘接界面的表面積增加幾倍甚至幾十倍,相應提高了聚氨酯與金屬鐵芯的結合力。噴砂處理所產生的表面凹凸不平,會使聚氨酯與鐵芯之間產生更多的咬合聯結,提高粘接強度。
鐵芯處理后應保持其干燥,防止再度生銹。尤其在夏季,空氣中的水分會在處理好的鐵芯表面上形成一層水膜,導致鐵芯生銹,鐵芯表面吸附的水也會與異氰酸酯反應,在粘接界面層中形成二氧化碳氣泡,這樣會大大降低其粘接強度。
聚氨酯料液澆注過程中,要求鐵芯和模具的溫度與聚氨酯料液的溫度相近。當二者溫差較大時,會造成物料的固化速度不均勻,結果導致聚氨酯材料固化后產生較大的內應力。由于剛剛固化的聚氨酯強度很低,脫模后彈性體內部內應力會集中在鐵芯的結合面上,形成較多的裂紋和局部脫芯,嚴重時會出現明顯的裂縫。實際生產中,可控制聚氨酯澆注料與鐵芯及模具之間的溫差在10℃以內。